陈芋汐含泪坦言,没有大家的支持走不到今天,巴黎奥运后可能选择告别
聚光灯下,陈芋汐的眼眶微微泛红,这位年轻的跳水冠军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了最沉重的决定。
“如果没有大家的帮助,我绝对走不到今天。”陈芋汐在近日的训练间隙接受采访时坦言,“也许巴黎奥运会后,我就会选择告别。”这番话语瞬间在体育界引起震动。
2023年世锦赛女子10米台决赛中,陈芋汐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卫冕冠军,这是她连续第三次夺得该项目世锦赛金牌,站在领奖台上的她,笑容灿烂,却鲜有人知道这位年轻冠军背后的挣扎与付出。
01 辉煌背后的阴影,年轻身躯承受巨大压力
陈芋汐的名字在中国跳水队中早已如雷贯耳,15岁夺得世锦赛冠军,16岁获得奥运会银牌,17岁、18岁连续卫冕世锦赛冠军——这样的成绩单足以让任何运动员羡慕。
辉煌的成绩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挑战,2022年起,陈芋汐开始受到生长发育期的困扰,身高和体重的变化让她的训练需要不断调整。
“每增加一公斤体重,入水时就会溅起更大的水花。”她的教练余晓曾如此解释,为了保持最佳状态,陈芋汐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努力。
每天清晨5:30起床,6点开始训练,每周训练六天,这样的作息她已经坚持了近十年,高强度的训练给她的身体带来了多处劳损,手腕、腰部和脚踝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伤病。
02 关键支持系统,团队力量支撑冠军之路
“没有大家的帮助,我走不到今天。”陈芋汐多次强调这句话,她口中的“大家”包括了教练团队、队友、家人和科研保障人员。
中国跳水队为每个运动员配备了完整的保障团队,包括技术教练、体能教练、营养师、康复师和心理辅导师,这个团队密切关注着陈芋汐的每一个技术细节和身体指标。
“芋汐的训练计划是个性化的,我们根据她的身体状态和技术特点,每天都会进行调整。”主教练余晓表示,“她的技术进步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。”
队友之间的支持同样重要,陈芋汐与全红婵既是竞争对手,又是最好的训练伙伴,二人在训练中互相促进,共同提高,形成了良性竞争关系。
“当我们中的一个人遇到困难时,另一个总会伸出援手。”全红婵在采访中曾这样说,这种团队精神成为中国跳水队长盛不衰的重要法宝。
03 心理挑战,年轻心灵需要更多呵护
除了身体上的挑战,心理压力是另一个需要克服的障碍,从少年时期就开始承受为国争光的压力,这对任何年轻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。
中国跳水队引入了专业心理辅导团队,帮助运动员应对压力,心理教练会教她们如何应对比赛紧张情绪,如何处理公众期待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。
“有时候我会突然感到害怕,害怕让所有人失望。”陈芋汐坦言,“这时候心理老师就会告诉我,不要想结果,只需要专注于每一个动作。”
社交媒体时代的运动员还面临着网络舆论的压力,一次比赛失误就可能招来批评,这对年轻运动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“我们教会运动员如何正确看待胜负,如何看待外界评价。”心理辅导老师张薇表示,“特别是像芋汐这样的年轻选手,需要建立强大的内心世界。”
04 科技助力,现代体育的科学支撑
现代竞技体育已经进入科技时代,中国跳水队运用高科技设备对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精确分析,3D运动捕捉系统可以记录运动员在空中旋转的每一个角度。
“科技帮助我们找到了许多肉眼无法察觉的技术问题。”科研团队负责人李明博士介绍说,“通过数据分析,我们可以精确知道每个动作的最佳时机和角度。”
营养科学也为运动员的表现提供了重要支持,专门的营养师为陈芋汐制定了个性化的饮食计划,既保证能量供应,又控制体重增长。
恢复科技同样不可或缺,队里配备了先进的恢复设备,包括低温冷疗舱、高压氧舱和水力按摩设备,帮助运动员在训练后快速恢复。
“没有这些科技支持,我不可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。”陈芋汐感激地表示。
05 家庭后盾,无私的爱与支持
在所有支持系统中,家庭是陈芋汐最温暖的后盾,从她开始练习跳水起,家人就无条件地支持她的选择。
由于常年在外训练,陈芋汐与家人聚少离多,但每次比赛,家人总会想方设法观看她的比赛,给她发去鼓励的信息。
“妈妈总是告诉我,不要有太大压力,无论结果如何,她都以我为荣。”陈芋汐提到家人时,眼中总会泛起泪光。
家庭的特殊意义还在于提供了一种“正常生活”的参照,在竞技体育的高压环境下,家人提醒着她生活还有另外的模样——简单而温馨的日常生活。
这也是为什么陈芋汐开始思考职业生涯之后的生活,她渴望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,体验一个普通年轻人的生活。
06 巴黎奥运,可能是最后的舞台
巴黎奥运会正在一步步临近,对陈芋汐来说,这可能是她作为运动员的最后舞台。
“我会全力以赴,为所有支持我的人献上最好的表现。”陈芋汐承诺道,“之后,我可能会选择开始新的生活。”
这种想法并非一时冲动,陈芋汐已经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,她希望进入大学学习体育管理,将来继续为体育事业做贡献,只是换一种身份。
“跳水给了我一切,我永远感激这项运动。”陈芋汐说,“但每个运动员都要面对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我需要为自己做出选择。”
中国跳水队尊重每个运动员的个人决定。“我们支持芋汐的任何选择。”总教练周继红表示,“无论她将来做什么,跳水队永远是她 的家。”

07 体育精神,超越奖牌的价值
陈芋汐的故事超越了体育比赛本身,它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、坚持与感恩的普遍故事。
体育精神不仅仅体现在赢得奖牌,更体现在如何面对挑战,如何认识自己,如何感恩他人,陈芋汐的坦诚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优秀运动员的成熟与思考。
她的经历也提醒人们关注运动员的个人福祉,在追求竞技成绩的同时,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同样需要被重视。
体育系统正在变得更加人性化,开始更多关注运动员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比赛成绩,这种转变体现了体育观念的进步。
“我希望年轻运动员能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,而不仅仅是压力。”陈芋汐寄语后来的小运动员们。
陈芋汐还没有确定最终去向,巴黎奥运会的前景也尚未可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她最终做出什么决定,都会得到理解和尊重。
未来某天,人们可能不会记得某次比赛的分数,但会记得这个坦诚的瞬间——一个冠军运动员展示了她作为普通人的一面,她的感恩与思考,她的坚持与抉择。

体育场上,新一代运动员正在用他们的方式诠释体育精神——追求卓越,也尊重个人选择;渴望胜利,也珍视身心健康,这或许是体育带给社会的最宝贵礼物。





